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法律文书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之实践篇暨法律文书大模型研讨会成功举办

日期:2025-08-07 来源:

      

          2025年7月12日,由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主办,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算力融合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法学会大数据法治研究会共同承办,贵州中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法律文书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之实践篇暨法律文书大模型研讨会在贵州贵阳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国家法治建设实践,重视新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努力拓展研究新领域、新课题,推进法律文书学理论和实践创新,全面提升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贵州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法学会副会长赵福全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指出,近年来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推出了高质量成果,同时也印证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他强调,法律文书学具有政治属性,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要紧扣时代脉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提升法律文书制作效率与质量;要强化质效意识,加强法学界、司法界等多方合作,服务法治实践。

        贵州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李烨同志在致辞中介绍了贵州财经大学近年来聚焦数字经济,实施 “数据 + 学科” 融合战略,牵头组建全省双网融合重点实验室,在法律文书学与信息技术融合领域开展了有益实践。他指出,法律文书是司法公正的载体,体现法治文明水平。法律文书学作为法学的重要分支,其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高金波同志受会长孙建国同志委托,代表研究会热烈欢迎各位参会嘉宾并感谢支持单位。他表示,本次研讨会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法律文书学理论与实践创新及法律文书大模型,意义重大。这既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法律文书学守正创新的迫切需要,还是拥抱科技革命、布局未来的关键。研讨会将交流最新成果,聚焦挑战共谋解决方案,促进跨界协同,为相关领域发展注入动能。

        学术研讨环节中,来自全国各地执法司法实务部门、高校及企业等方面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齐聚一堂,聚焦会议主题展开热烈研讨。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许身健同志作了中国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专项课题情况报告;特邀嘉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反垄断总监、法规司司长许新建同志围绕依法行政与法律文书有关问题作了主旨发言;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朝琴同志阐述了法律文书学教学实践创新;湖南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刘刚魁同志介绍了司法行政法律文书在基层依法治理中的应用与探索;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副教授张涛同志在发言中阐述了数据法学视域下法律文书大模型的机遇、风险与规制路径;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院长杨凯同志在发言中介绍了AI公共法律服务大模型:民事诉讼法律文书程序规制功能的十三个应用场景;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从颖男同志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法律文书实践创新;特邀嘉宾、《计算机科学》期刊主编李亚辉同志介绍了《计算机科学》对司法领域的关注重点和未来拓展方向;贵州中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昭同志汇报了大模型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与实践;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丁红发同志作了计算机与法律领域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享发言。与会人员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法律文书研究效率、大数据分析支持实证研究、算法偏见问题与审查机制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智能辅助系统开发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共谋创新发展路径。会议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的负责人蒋合领、夏永平等分别主持主旨报告环节和作研讨发言。

        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会长孙建国同志作了总结发言,指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动法律文书学研究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是法律文书学研究会今后工作的方向和主要任务。研究会将以此为主线,紧密结合法治建设实践,勇于拓展研究新领域,形成一系列重点课题,深入实际,充分调研,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此次在贵阳召开学术研讨会,作为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法律文书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之理论篇的姊妹篇,是法律文书学研究会进一步学习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实践,也是进一步巩固拓展重点课题丰硕成果的重要举措。围绕工作主线,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研究会工作的核心,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研究会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是要坚持研究守正创新。以巩固细化拓展丰富专项课题成果为重点,扎实推进法律文书学各项学术研究工作提质升级。三是要坚持理论实践结合。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开拓视野,勇于探索新课题,在国家重大立法、重大改革、行政执法和司法、市场经济法治建设、涉外法治建设、基层依法治理等关键领域,更好地发挥法律文书学基础性、规范性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法律文书学研究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孙建国同志强调,结合本次研讨会的研讨主题和已有的实践成果,下一步要高度重视五个方面探索:一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法律文书研究效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法律文书的智能生成、辅助写作和自动校验,通过对海量法律文书数据学习和分析,为法律文书撰写提供参考;二是注重法律文书实证研究。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法律文书的规范化提供实证支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类案检索,为司法裁判提供辅助支持;三是关注人工智能对法律文书的伦理和法律问题。研究人工智能生成法律文书的算法偏见等问题,建立算法审查机制和数据安全防护机制,确保法律文书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四是推动跨学科研究。加强法学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注重培养既懂法律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五是探索法律文书智能化应用。帮助法律从业者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法律文书以提升工作效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降低法律服务门槛,利用技术优势,结合实证研究和跨学科方法,推动法律文书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特邀嘉宾及贵州法学会、有关高校和实务部门的代表近50人参加会议。


Copyright 版权所有: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

10012170号 11040102700011号